写在前面:我寻道访道前几年,喜欢拜会名山大川,去那些个大庙里面凑热闹。许多年后,觉得索然无味。后来,我喜欢去那些个依旧是废墟形态的道观里面,也就有了济南拾遗系列的笔记。这些遗址状态的道观,就像小说《哑舍》里面所说的那样:哑舍里的古物,每一件,都有着自己的故事,承载了许多年,无人倾听,因为,他们都不会说话。
最近打算重新修发一遍以前写的济南拾遗系列,可能更新比较慢。
这篇文章原发于2019年4月
济南北极阁曾经是过去老济南最大的正一派道教宫观,始建于元代至元十七年(1280年),明朝时期,随着永乐大帝北伐成功,真武信仰成为国本信仰,至此以后的历代明朝帝王都大兴真武庙。而修缮北极阁的,则是明朝初代德王朱见潾。
明天顺元年(1457年),经历了夺门之变后,在瓦剌留学归来的明英宗朱祁镇复位,同年朱祁镇复立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,并封德(明英宗次子朱见潾)、秀(明英宗五子朱见澍)、崇(明英宗六子朱见泽)、吉(明英宗七子朱见浚)四王。
最初德王的封地并不在济南,而是在德州。因上书德州贫瘠,不愿就藩,所以被改到了济南就藩,只是依旧保留了德王的称号。
明朝德宗室大多数都信仰道教,德王朱见潾也是一位道士王爷。在济南就藩期间,德王主持修建过多座道教宫观,大明湖的北极阁是其中之一。此外历代德王修缮过的道教宫观还有济南五峰山洞真观、济南曲水亭街碧霞元君祠等等。如今五峰山上洞真依旧,而曲水亭街的碧霞祠早已经深埋于泥土中再难看其面貌。
北极阁整体的格局是坐北朝南,背面就是济南老城墙,东边紧邻着许愿池,西边是过去济南战役KMT守军指挥中心,当年王耀武就是在这里指挥的济南战役,最终被我军全歼,王耀武本人曾经化妆成流民,从济南北墙北水门出逃,但是可能出逃前忘了上香了,最终还是被抓。
北极阁的建筑格局很规整,正殿在中央,供奉的是真武大帝本人。正殿后是启圣殿,供奉的是真武大帝的父母,南面为门厅,面阔各三间;东西配庑殿以前是道士们的办公室,现在已经闲置,门厅左右是钟北极阁鼓二楼,原来的钟鼓楼已经在解放前烧毁,现在的是解放后重建。
2016年的时候,我初次到北极阁,此时北极阁尚有三位正一的道友常住,庙门香火鼎盛,游客往来不绝。至2019年6月,北极阁的道士们返回南方,整个北极阁也就闲置下来,再没有其他道士进驻。目前北极阁已经是一座单纯的景区庙。
现在,作为一座道观的北极阁虽然原有功能似乎略有欠缺,但是依然发挥余热,成为了济南的滑梯胜地。 
附上打油诗一首:
再登北极阁望湖默
大明湖畔北极阁,七百年岁经风霜。
真武灵应今犹在,不见王府池畔人。
佐民亭中长息叹,对照湖月两无言。
炉中沙草荒如梦,原来我是一场空。